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卓创农业网 >> 倒地铃属

农机农艺相融合节本增效促高产朝日蔓

发布时间:2023-05-18 18:20:55

农机农艺相融合 节本增效促高产

新荣区是山西省马铃薯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在6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2)左右,而新荣区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荣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种植面积在1 000亩以上。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1月,位于新荣区破鲁堡乡裴家窑村,注册资金150万元,承包土地面积3 500亩,共有社员53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42台,其中拥有马铃薯种植机、杀秧机、收获机等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共12台。合作社建有马铃薯储存窖1 000 m3。经过近9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一套良性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

1.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的破鲁乡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合农业机械作业,因此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畜牧养殖的投资者均瞄准了这里。但是这里的土地贫乏,土壤pH值8.2,有机质含量低,特别不适合种植马铃薯,其产量很低,亩产大多在1 000 kg左右。在此情况下,合作社租了1 000亩地,种植马铃薯500亩,并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中耕机、杀秧机、收获机进行作业,结果由于技术经验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收入亏损。但是合作社并没有放弃,到处取经,多渠道学习。在农艺处理上,采用合理选种、药剂拌种、配方施肥、适时灌溉等措施;在农机作业上,耕地环节深耕耙磨、施肥旋耕;播种环节注意调整好株距、行距、播深;田间管理环节做好中耕培土、病虫防治、追肥滴灌;收获环节调整好割秧高度、挖掘深度、机具前进速度,使农机和农艺达到有效融合,完全符合马铃薯的生长要求。

到2014年,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种植模式,并且经过几年的杀秧作业和增施有机肥,土壤得到了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pH值降为7,马铃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引进资金、完善技术,逐渐形成了以高产高效为目标,以优质脱毒种薯为基础,以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为核心、以农机和农艺的有机融合为宗旨的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全区乃至全省的典型。

2. 农机与农艺融合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试验成效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2014年在省农机推广站的支持下,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了青岛洪珠产的马铃薯播种机、中耕机、杀秧机、收获机,配套动力25.73 kW,进行平作、铺膜平作试验,与以往垄作进行对比,垄作的马铃薯种植机是中机美诺1204型,配套动力88.2 kW,选择同一品种马铃薯青薯9号,在同一地块进行试验。经测产,垄作、平作、铺膜平作亩产分别为2 450 kg、2 580 kg、2 660 kg,亩收益分别是1 424元、 1 565元、1 602元。

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① 平作和铺膜平作的对比。平作铺膜的马铃薯保水好,地温高。因此,马铃薯出苗早,苗高苗壮。但是,由于马铃薯的块茎向上生长,结于表层,致使生长层浅,铺膜后不利于块茎的呼吸,茎块的膨大受到了影响,因此茎块的个头小,但茎块的数量多,作为商品薯略差,若作为种薯则是最佳;而平作的马铃薯其单薯重量大,每株结薯数量少,相比之下,其产量略逊于平作铺膜。② 垄作和平作的对比。受机具影响,垄作的行距、株距大,马铃薯每亩株数少,但因为采用高培土作业,其单个薯重量大,由于受每亩株数影响,所以产量比平作的低,收益也低。

垄作、平作这2种模式各有千秋,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达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都适宜推广应用,且增产幅度相当明显。这是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在新荣区推广应用青岛洪珠产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的一次成功尝试。目前,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在使用这2种模式进行马铃薯种植,并成功推广到周边地区。

3.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及节本增效的关键环节

(1)技术路线 。秋深耕—冬镇压—春施有机肥—旋耕—机播、施化肥、铺滴灌管带(铺膜、膜上覆土)—中耕—田间管理(喷雾除草防病)—根部追肥浇水—机械杀秧—机收。

(2)节本增效的关键环节。① 节种节肥节水。由于机械播种做到了半精量播种,且播深一致,发芽率高,出苗齐,可节约种薯。另外,播种的同时由机具铺设了滴灌管带,田间管理时采用根部追肥和膜下滴灌技术,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集中施在种薯根部周围,促进了根系茎块直接吸收,保持根部土壤处在最佳的水、肥、气、热生长状态中。这样施肥浇水,肥料不挥发,水分不蒸发,作物能充分吸收,可以节肥、节水。据试验,滴灌可节水50%以上,可增产20%以上,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② 改良土壤。在春季旋耕前,先通过撒肥机将有机肥均匀地施入地块,亩施10 m3,再通过旋耕机作业将土肥充分混合,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优质肥料。在机收马铃薯前,先进行机械杀秧,将马铃薯茎秧进行粉碎还田,再用收获机挖掘薯块。之后再进行秋季深耕,将粉碎的茎秧翻入地里,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经过几年的实施,原来的碱性土壤改良成中性土壤,更适宜马铃薯的生长,这是增产的关键环节。③ 加厚耕作层。应用大型拖拉机进行秋季深耕,耕深30 cm以上,或者3年深松1次,深松深度35 cm,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向下生长、膨大,减少明薯率。④ 选用优种。经过近9年的种植试验,最适合新荣区种植的马铃薯是青薯9号,具有抗病、耐寒、耐旱、高产优质特点,其次晋薯16号、晋薯226号等,这3个品种于2019年按照原原种、原种和一级种薯培育。

4. 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

(1)机播中存在漏播现象。由于种薯切块由人工操作,大小不一致,小则造成播种勺播种双块或多块现象,大则出现种箱架空造成漏播,漏播率为2%。

(2)机收后人工捡拾导致费用增加。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引用的收获机是中机美诺1700型马铃薯收获机和青岛洪珠生产的4U-90型收获机,这2种机型只有挖掘铺放功能,铺放的马铃薯还需人工捡拾、拉走,工作量大,既捡拾不净,又增加了收获成本。每亩人工费垄作100元,平作120元。

(3)农机农艺技术指导上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农机农艺分属不同的部门,在技术指导上各自使用不同的方法, 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

(4)农机具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大中型马铃薯机具增速较快,但机型繁杂,工艺与标准不一致, 在使用中缺乏和农艺配套的农机技术和作业装备, 从而导致马铃薯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

5. 促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1)增加收获机械的研发力度,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对于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可在机械的研发技术上增加力度。由于当前的机械在马铃薯收获时只能做到将其从地中挖出,不能实现机械的拾捡和处理,所以在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技术上,应重点提高机械挖掘、分拣、筛选和传送等功能,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2)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针对马铃薯生长需求和农机作业的特点,以项目为依托,联合有关农业、科技、农机部门参与到项目实施中,共享人才资源,共同研讨农机和农艺的融合点,加大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培训,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

(3)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充分认识和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农艺融合中的优势作用,推广示范一批农机农艺融合、先进技术发挥好的合作社,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把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南京哪个医院看婴儿湿疹好

黄山哪家甲状腺医院看病好?

安徽哪个医院看心理科比较好专业靠谱值得信赖!

徐州治疗男科医院有那家

淮北无痛人流医院那里好?

重庆儿童生长发育哪家医院比较好

友情链接